“十三五”规划课题 《运用新媒体,提升寄宿制学校教育合力的研究》 开题方案

网站首页    教学科研    课题研究    “十三五”规划课题 《运用新媒体,提升寄宿制学校教育合力的研究》 开题方案

2018-09-27 21:57:40

昆山市秀峰中学课题组

一、           研究背景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两翼,离开任何一方都不可能飞得更加高远。如果能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系,使两者各尽其能,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就一定能实现双赢,达到教育的最优化。

传统家校联系的方法,例如:家访、家长会、纸质告家长书等,耗时比较长,交流不够及时便利。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家校联系的途径越来越多,例如:家校通、qq群、微信群等等。但是,以上的沟通往往都是停留在家长和老师之间。那么,作为学校层面,是否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呢?

秀峰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办学近20年的经验显示:寄宿制家校双方加强沟通交流,有利于提升教育合力。我校自2015年5月建立学校微信公众号至今,已经拥有固定用户7279人,总计推送微信142条。在昆山市教育局统计的“2016年度昆山市中小学幼儿园微信排行榜”中,我校名列前茅,2016年的总阅读量突破20万,单条微信的最大阅读数近5万。可以说,我校的微信公众号在密切家校联系,提升家校教育合力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新媒体:新媒体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从广义上看,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含一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从当前学校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新媒体来看,主要是指家校路路通、学校网站、学校微博、学校微信公众号。

2.寄宿制学校: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最早提倡兴办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是指学生除周末和节假日以外,学习、饮食、住宿都在学校完成。根据教育部门公布的数字,2004至2007年间,中央财政已为此投入100亿元,建设学校7651所,惠及学生约200万人。根据教育部规划司2011年的数据显示,全国农村中小学生总体寄宿率达到26.6%,2011年全国农村初中生总体寄宿率达52.88%。目前,全国各地的民办学校大多也以寄宿制为主,可以说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教育合力:教育合力是指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这就要求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在方向上要统一要求,在时空上要密切衔接,从而在作用上形成强大的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

     综上,“运用新媒体,提升寄宿制学校教育合力的研究”的要义是:立足于新媒体技术,把握教育的基本规律,联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最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运用新媒体,提升寄宿制学校教育合力的研究”是建立在实践和经验基础之上、反映现代教育理念、体现素质教育要求而提出的预设性课题。就目前从“百度”“谷歌”“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中国重要论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搜索的结果来看,还没有相关的专题研究,即便有,也只是零星阐述,或对新媒体促进教育合力的作用笼统地做浅显剖析。尽管目前各地大部分学校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但从理论出发,探讨运用新媒体来提升寄宿制学校教育合力的特殊性和普适性,并以理论或完整方案作结,几乎是空白。就目前新媒体运用的状况来看,我国学校新媒体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两点:

①理论上不足。主要由于很多教师的认知存在偏颇,所以很多学校还是倾向于用传统的方式和家长沟通,比如:纸质的家校联系册、告家长书、家长会等方式。新媒体运用很少,所以更不用说形成规范的理论阐述。

    ②实践上不足。首先是内容不全面,很多学校运用新媒体,更侧重于宣传学校的办学业绩,往往忽视对家庭教育和特定年龄段学生教育方法的指导;其次是很随意,缺少系统的板块分类和专业指导;最后是缺少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很好地系统梳理和充分利用。

因此,本课题的提出,既符合我校寄宿制学校的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一定的开创性。

2.研究价值:

(1)理论研究价值:

已有的理论研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指明研究方向。因而本课题拟通过进一步研究新媒体的多种形式、板块分类,挖掘出更多家校互动的途径,注重把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力量相互融合,同生共长,从而探索出提升寄宿制学校教育合力的更多方式方法。

(2)实践研究价值:

现在江苏地区有很多学校都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并且定时向家长和社会推出保质保量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服务师生、服务家长、服务社会的作用,使其起到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提升学校知名度、引领思想、加强交流的主要功能。这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鲜活的案例。

四、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着眼于学生的心智发展和素养提升,运用新媒体对校内外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促进学生发展。

运用新媒体,传播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家长的观念更新,提升教育合力。

积极寻求切合寄宿制学校特点的有效管理体制和机制,建立与时俱进的管理新模式。为我校的特色发展服务,同时为寄宿制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范例,为教育行政部门提高有益参考。

本课题研究的有效性,体现在示范和推广的价值上,通过访谈、调查、测试等手段,对活动进行系统评估。

2.可能创新之处:

①在研究目标上,把“运用新媒体,提升寄宿制学校教育合力的研究”和学校管理研究相结合,为民办寄宿制学校的发展拓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带动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化发展。

②在研究对象上,我校是昆山市创办时间较长,经验丰富的民办寄宿制学校,在18年的办学过程中,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办学经验,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名列昆山市前茅。在经济发达的江苏地区有很多类似的兄弟学校,在互相之间举行的交流合作活动中,将有可能碰撞出更多的灵感和智慧的火花。

③在研究内容上,我校与时俱进,一直更新各种新媒体,综合运用各种新媒体和家长进行联系。自2015年学校建立微信公众号至今,已经拥有固定用户七千多人,经常在昆山市教育局统计的微信排行榜上,列中学组第一名。一年来,共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98条,总阅读量近20万,点赞量近5千。信息发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板块:校园快讯(公开课活动、运动会、千灯实践、感恩教育、家长会、圣诞晚会等)、师生荣誉(学生各类竞赛获奖、教师各类获奖、善行义举榜、拾金不昧等)、校园通知(绘画比赛通知、征文活动、开学注意事项等)、中考专栏(中考时间、填报志愿、家有考生、感谢信、成绩发布等)、教师成长(教育专刊推荐、信息技术运用、课堂教学理论、名家谈教育等)、教子有方(青春期教育、心理疏导、推荐阅读等)、生活中心(招生启事、招聘启事、食堂菜谱、住宿要求、失物认领等)、作品投票(作文评比、美术作品评比、感动校园人物评比等)。课题研究内容覆盖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课堂教学、家校联系、家庭教育、校园安全等多个领域。研究不仅注重理论的研究,更重视解决当下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实践中完成对教育教学的改进和完善工作,以促成学生、教师、家长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④在研究方法上,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重视数据、指标说话的量化研究与叙事深描的质性研究的结合,通过与课题所涉及的群体和个体的对话互动、观念碰撞等过程,从而构建制度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实践实施方案

五、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研究目标:

    总体目标: 研究现有的新媒体成功运用的典范案例,提炼出其中的成功规律;进一步探索科学运用新媒体的若干方法,使新媒体运用规范化、常态化。立足于新媒体技术,把握教育的基本规律,联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具体目标:

①促使全体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全员参与。实现本校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学者型、创造型教师的转变,造就一支与本校办学目标相匹配的优秀教师队伍;

    ②动员家长和社会各级力量参与到研究中来,在三者共同构建学校管理模式中,相互认同、共同成长;

  ③使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发挥,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适合不同学段学生年龄特点和不同学科教学特点的教学模式,逐步形成本校教学优势和特色,形成学校核心竞争力;

  ④使学校德育工作、教育信息化建设、校园安全管理、学生的学习生活管理得到加强,校园特色建设进一步提升,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形成和谐温馨校园;

  ⑤总结出一套全面反映和概括运用新媒体提升寄宿制学校教育合力的管理制度;

⑥从理论上概括运用新媒体提升寄宿制学校教育合力的管理模式,并加以阐述。

    2.研究的内容(子课题设计):

    ①校长、各行政部门:制度研究和特色化研究

    首先,加强制度建设,使新媒体的运用制度化、常态化。如果凡事都有制度,做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都有目标、有落实、有监督。让每个人都明确工作应当如何做、何时做、做到什么程度,那做起事情来就会目标明确了。其次,实行特色化研究。管理有三个层次, 一是规范化, 二是精细化, 三是个性化。研究新媒体的运用只是过程,目标是提升教育合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学校管理具有自己的特色,才能越走越远。

    ②教导处、任课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质量的研究

教学质量永远都是学校的生命线,而要提高教学质量,进行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键。通过新媒体,可以定期向教师推送关于课堂教学、名师讲堂、教育技术等方面的文章、视频,并要求教师学习。久而久之,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这方面,学校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研究。

    ③德育处、班主任:促进家校联系,构建和谐家校关系的研究

“要成才先成人”,德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班级是学校的细胞,只有每个班级的管理都落到实处,学校才能稳定发展。在当今时代,学校教育不是孤立的,必须取得家长的配合,才能事半功倍。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新媒体,定期向家长推送家教心得、青春期教育、心理疏导等一系列的文章,使家长也与时俱进,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4.研究重点:

    ①研究新媒体更多的板块分类,挖掘出更多和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互动的功能;

    ②多角度、全方位研究提升教育合力的途径。

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课题设立若干个一级子课题、二级子课题,子课题作为校级课题,动员全校教职员工和部分学生、

家长参与研究,形成课题研究的层级网络, 以营造浓烈的科研氛围。

  研究过程采取总——分——总的思路,围绕课题目标,各子课题展开深入研究,多侧面、多角度探究寄宿制初中运用新媒体提升教育合力的方式方法。课题研究后期,对各子课题进行归纳和提升,将研究成果汇总、整理。

  本课题研究为全员参与,大型活动由教科室组织,中型活动由教研组组织,备课组负责小型活动,课题研究贯穿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家校联系等各方面。

2.研究过程: 

    ⑴准备阶段(2016.7-2016.10)

①建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负责人:向辉)

②对课题组成员以讲座、集中学习、自学等形式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了解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掌握开展课题研究相关知识和理论。(负责人:向辉、陈建、廖琛琳)

③在调查研究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较强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并认真填写课题申报评审书和课题申报评审活页。(负责人:向辉)

    ⑵实施阶段(2016.11-2018.12)

2016年11月—2016年12月: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完成有关“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家校合力”的研究综述各一篇,并争取发表;开展有关教师“运用新媒体提升教育合力”的调研,完成相关调研报告一篇;制定本课题的中短期“活动计划”。(负责人:向辉)

2017年1月—2017年12月:根据活动计划开展活动,重点完成研究内容①的相关研究任务并撰写相关研究文章。(负责人:向辉、王斐斐)。

2018年1月—2018年12月:根据活动计划开展活动,重点完成研究内容②、③的相关研究任务并撰写相关研究文章。(负责人:向辉、陈希凤、姚仙)。

在此期间,定期或不定期举行课题组研讨会,探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积累好有关调查数据及文字资料,形成中期成果报告。(负责人:向辉)

    ⑶结题阶段(2019.1-2019.6)

    对照课题研究方案,对研究过程中积累的有关调查资料、数据、小结、论文、活动图片等进行认真的分析、整理、汇总,撰写结题报告。形成一系列专题研究论文、成功案例等形式的研究成果。(负责人:向辉、王永甫、孙甜甜)

    3.研究方法:

 本课题为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整体研究,在日常教育教学的自然状态下进行。同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开展研究。

    文献研究法:梳理同类课题和研究已有成果,为本研究提供借鉴,也为寻找创新性的研究空间奠定基础;

    调查研究法:以观察、访谈、问卷、测验等调查方式,来了解学校研究的发展状况;

    行动研究法:对预期改革方案科学性与可行性的验证过程,并结合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做出灵活的调整;

个案研究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对学校及教育实践者的各种变化过程及其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七、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

(限5项)

1.运用新媒体提升寄宿制学校教育合力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研究报告

2016.12

2.课题中期成果报告

研究报告

2017.12

3.《秀峰教育》

论文集

2018.12

4.运用新媒体提升教育合力的成功案例集

案例集

2019.06

5.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研究报告

2019.05

最终成果

(限3项)

1.《秀峰教育》

论文集

2018.12

2.运用新媒体提升教育合力的成功案例集

案例集

2019.06

3.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研究报告

2019.05

八、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主持人为教育教学一线人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为校长办公室主任、教科主任、昆山市学科带头人、昆山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昆山市优秀德育工作者、昆山市爱生模范,多次在苏州市的教师专业素养比赛、青年教师语文基本功竞赛、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中获奖,能整合各方面的中坚力量参与到研究中来。2005至2010年期间,作为主持人,完成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密切家校联系,构建和谐教育的研究》;2011至2015年期间,作为主持人,完成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精细化管理,确保寄宿制学校教育教学高效性的研究》。至今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2篇,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

2.课题组核心成员大多是昆山市骨干教师(包括昆山市学科带头人4名、教学能手3名、教坛新秀2名),其中3人为学校的备课组长,2人具备硕士学位,近三年来课题组成员每人每年至少有两篇论文发表或获奖。课题组成员的平均年龄为34岁,涵盖了语文、电脑、美术、音乐等6门学科,他们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这是一支专业素养高、作风踏实、研究能力强的年轻队伍,承担课题组工作十分适宜。

3.课题组在2016年7月1日成立,已经召开一次筹备会,核心组成员围绕选题进行了三个小时的讨论,最终确定主持人提出的课题《运用新媒体,提升寄宿制学校教育合力的研究》,大家一致认为该课题紧密切合了教学实际,实践性、操作性强,弥补了目前基础教育中关于将新媒体技术和提升教育合力相结合的研究空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主持人为申报该课题,研读了《给校长一生的建议》(周成平编)、《中国著名校长的管理奇迹》(方国才编)、《教育的承诺》(朱永新著)、《静悄悄的革命》(佐藤学著)、《现代教师读本》(钱理群等编)、《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忠告中层——给学校中层管理者的47封信》(郑杰著)、《优秀教师的8种心理素质》(雷玲编)等文献。这些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的研究资料。

4.我校作为江苏省首批示范初中、江苏省优秀民办学校,办学规模较大,共有专职教师108名,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足够的人力资源条件;学校藏书数十万册,有先进的借阅系统;网络、电脑、投影仪、音响、活动中心等设施设备齐全;学校愿意为研究提供足够的经费,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条件;在规范办学行为的大背景下,全体教师有充裕的时间投入研究活动,也迫切期待通过研究提升教育教学的水平,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上述这些条件,都可为本课题按时完成研究任务,并如期结题,提供充分保障。

 

                                                     执笔人:向辉

                                                    


2019年3月28日 13:44
浏览量:0